第五百八十六章 难以开口-《辽东钉子户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讲吧,不要吞吞吐吐的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王承恩点头说道:“主子万岁爷,奴婢以为该先弄清楚所谓的东海总督是什么玩意?”

    崇祯眉头一挑,说实话,一看到崔呈秀,他就火了,根本没有仔细看清楚张恪的奏本。

    “皇爷,安东王所说的东海总督。驻地是在琉球。”

    一句话不用多说,崇祯就是一震。

    在大明人的观念里,云贵就是穷山恶水,偏远之地了。至于罪大恶极的严世藩不过被发配到了雷州,那已经是所有人认为的天涯海角。

    至于琉球,根本就是化外之地,蛮夷遍地,跑到那里别说当总督,就算当王爷又能如何?

    “去。把张恪的奏折拿来,朕要仔细看看。”

    王承恩急忙答应,没有多大一会儿,把张恪的奏本找来,摆在龙书案上。

    崇祯第一次仔仔细细把这份奏折看完,他默默抬起头,看着窗外,半晌无声。王承恩吓了一跳,不久前凤阳祖陵被杀了,陛下就是这个模样,别又犯病了吧!

    就在王承恩等得不耐烦了,崇祯总算是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“安东王还是公忠体国的!”

    依照崇祯死不认错的性子,能说出这话,已经算是很了不起了。

    其实在奏疏里面,张恪的确是为了大明朝考虑的。

    他仔细介绍了崔呈秀的特点,实心用事,执行能力强,不择手段,贪婪狠毒,这样的人物在大明做官肯定不合适。但是……恶人自有恶人磨,不论是有众多鞑子残余的辽东,还是一片白纸的海外,都需要一个决断能力超强,能够应付那些毫无道德可言的夷人的狠辣之人,崔呈秀乃是不二人选。

    接着张恪又分析了海外屯田的好处,用海外肥沃的田地,吸引难民过去,屯田开垦,将粮食再运回大明,原本可能变成流寇的难民,却成了能给大明提供粮食的顺民,对流寇乃是釜底抽薪之策。

    看完了张恪的一套说辞,崇祯不由得想起了杨嗣昌的计划。

    四正六隅,十面埋伏,天罗地网,好大的想法,只是如此做,能真正解决流寇吗!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