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一六章 真香!朱元璋不得已向梅殷低头-《大明:天天死谏,朱元璋人麻了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那不妨再把一些事情,放得更宽一些。

    比如,宗室子弟今后各行各业都可以进入。

    只要有相应的本事,走正常的渠道就行。

    比如,有能力的可以进入官场。

    在学识上面还有天赋的,可以去研究史书。

    当教书先生……”

    胡惟庸暗自咬牙,说出了这方面的提议。

    既然朱元璋在这件事情上,是真的想要听到一些,言之有物的建议。

    那他不妨就按照朱元璋所想,给他来一点儿猛烈的。

    朱元璋听了胡惟庸的话,没有立刻说自己的意见。

    对于朱元璋而言,让子孙们做别的还行。

    可若是让宗室成员自由做官的话,他心里面多少有些转不过弯来。

    总觉得宗室子弟做官,今后弄不好可能会对皇权产生一定的威胁。

    闹出一些别的乱子来。

    “还有别的吗?”

    朱元璋想了一会儿,对胡惟庸的这个提议,不置可否。

    望向胡惟庸接着询问。

    胡惟庸当下,便又说出来了几个方面的提议。

    不过这几个办法和一开始所提的那几个相比起来,就要寻常的多了。

    真施行的话,也起不到什么太显著的效果。

    “那不知针对有宗室之人,专门依靠多生孩子,从朝廷这里多领取钱粮的事,胡相有什么好的办法加以解决?”

    朱元璋望着胡惟庸询问。

    在朱元璋看来,其余的都比较好说。

    唯独这一点,是真的难以解决。

    同时也更加牵动他的心。

    作为老祖宗,他肯定希望自己的儿孙后代,多多益善。

    可是,这事和宗室供养,以及大明的未来掺合到一块儿之后,又不得不对这个事去思索。

    显得很是矛盾。

    “上位,这事儿……有些棘手。

    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。

    臣等商议出来的办法,便是规定一人,最多不能超过多少个儿子。

    超过之后,后面出生的子嗣,不能从朝廷这里领取钱粮。

    或者是超出了规定的人数后,后面出声的子嗣,所能领取的钱粮的数额减少。

    越靠后的人,领取的就越少……”

    听了胡惟庸的这话后,朱元璋想了想道:“这个办法,确实还可以。

    “只是……胡相还能不能想到更好的办法?”

    胡惟庸有些为难的道:“上位,这事臣是真想不出来,别的太好的办法了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儿道:“那胡相便回去再集思广益,多想一想。

    看看如何能尽可能合理的,来杜绝这种事情发生。”

    当皇帝的都说这话了,胡惟庸作为一个宰相还能说什么?

    自然是只能出声领命了。

    表示自己回去后,一定要一定好好的琢磨。

    争取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。

    胡惟庸出去之后,朱元璋坐在这里,陷入到了沉思之中。

    右手食指,在桌面上轻轻的,一下一下的扣动。

    对于朱元璋而言,这次胡惟庸提出的解决办法,不少都是有用的。

    有不少都和他所想的不谋而合。

    只是关于如何杜绝后世的子孙,不专门通过多生孩子来领取朝廷钱粮这件事上,却觉得有些不太妥当。

    平心而论,胡惟庸所提出的解决办法,还是挺不错的。

    但朱元璋总觉得有些太过于苛刻。

    他这个做祖宗的,又怎么能在子孙生孩子的这件事情上,专门进行限制呢?

    在这个事情上,朱元璋陷入到了矛盾之中。

    规定出一个生孩子的最高人数,他觉得不太妥当。

    可真的不规定的话,那到了后来,肯定会有专门通过生孩子,领取朝廷俸禄的。

    在这两者之间,很难找到一个平衡。

    也很难想出一个好的办法来对这事儿,进行完美的解决。

    如此想了好久,朱元璋还是没有太好的办法。

    只能是暂时把这个心思给压下来。

    先不去想这件事。

    胡惟庸等众多人,并不是酒囊饭袋。

    相信他们肯定能想出比较好的办法,对这些事儿进行解决。

    自己养的这些大臣,都是选拔上来的,为各地翘楚。

    是整个大明最为拔尖的那一批人。

    集思广益之下,必然能把这事给做好!

    想出妥善的解决办法来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胡相,怎么样?”

    胡惟庸返回中书省后,商暠,彭庚等不少中书省里的人,便迫不及待的围绕过来。

    出声询问。

    为了能弄出这些解决办法,他们这几天可都是没少费脑子。

    不仅仅想要把事情给做的合理,还需要兼顾着朱元璋在这上面的看法。

    还有人担心,这是朱元璋一时心血来潮。

    嘴上说着是要削减宗室供养。

    可实际上,你要真的对宗室供养开刀,他又会反过来对伱心生不满。

    甚至于还会怪罪。

    胡惟庸当下便将刚才见皇帝的种种说给了众人听。

    再从胡惟庸这里,得到了事情的结果后,中书省里面的这些人,一个个都是显得有些愣神。

    不少人心里都是满满的不可思议。

    居然是真的?

    朱元璋居然真的想要削减宗室的供养?

    而且,竟然比他们动手动的还要狠?

    直接就削减到了三成!

    这事,怎么看都怎么让人觉得不可置信。

    这还是朱元璋吗?

    咋跟变了一个人似的?

    “胡相,您说陛下怎么突然间有这么大的变化?

    真的只是因为他去了一趟双水村之后,才出现的改变吗?

    这怎么看起来……这般让人难以置信?

    那梅殷,不过是一个驸马而已。

    还是一个没有经过上位同意,皇后娘娘直接把女儿嫁出去,才成的驸马。

    他在陛下那里,真就有那么重要的地位?

    真能让陛下发生这么大的转变?”

    中书省里,有人望着胡惟庸出声如此说道。

    声音之中带着不可置信。

    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想法,在场的其余人,也大多都是同样的想法。

    毕竟这事儿,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。

    总觉得不可能。

    他们这些朝中重臣,还不敢如此做。

    且在上位那里,也没有这么大的面子。

    凭什么梅殷这样一个,在乡野喂猪的小小驸马,就有这么大的本事?

    这事儿,怎么想都怎么让人觉得不可能,是纯纯的无稽之谈!

    可若非如此,他们又想不明白,作为皇帝的朱元璋,为什么会突然之间,问出了这个事。

    并且在这件事上,还如此之坚决。

    想不明白!

    当真想不明白!

    原本他们有不少人,还觉得大致上,能摸清楚朱元璋的性格。

    知道朱元璋在有些事上,想要做些什么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,不少人却觉得有些慌。

    先前的那些应对皇上的经验,这个时候,很多一下子就不起作用了。

    这种感觉,当真是一点儿都不美妙!

    面对众人询问的目光,胡惟庸摇了摇头道:

    “这事儿怎么说呢?我也不清楚。

    我知道的,和你们知道的一样多。

    但有一点儿,只要我们记住就行。

    那就是好好做事,为这大明做事,为陛下做事。

    陛下让怎么来,咱们就怎么来。

    只要牢牢记住这些,那肯定不会出错!”

    听了胡惟庸的话,众人纷纷出声称赞。

    说胡相不愧是胡相,觉悟就是高。

    有了胡相的话,他们都吃了定心丸。

    “诸位,咱们还是好好的想一想,上位所交代下来的问题。

    如何尽可能的来避免后世会有宗室之人,专门靠着生孩子来领取钱粮这个事儿。

    之前的解决办法,上位并不怎么满意。”

    听了胡惟庸这话,在场的众人,一个个都是觉得难受。

    想要骂娘。

    这事,是真让人头大。

    之前想出那办法,他们就已经绞尽了脑汁,是最好的办法了。

    结果朱元璋还不满意,还想要更好的办法。

    这件事上,怎么可能还有什么好办法?

    再想又能想出什么来。

    心中虽然郁闷,一肚子的怨言,却也没有哪个人,真的敢说些什么。

    毕竟谁让人家是皇帝呢?

    只能是接着琢磨,接着绞尽脑汁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双水村这边,梅殷并不知道他对朱元璋的这一番死谏,在朝堂之中,居然引起了这么大的风波。

    也不知道太子朱标,和马皇后二人,在得了小媳妇儿派人回去的传信后,所做出来的举动。

    更不知道,朝中有着很多人,都对他投来了一些目光。

    对他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猜测。

    并让许多人都是显得迷茫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的他,还在田里忙活着。

    朝堂的风风雨雨,和他无关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