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胡汉山见他这么轻易的答应了,突然说了一句:“溧阳县还缺一名仓夫佥书。” 只是这么一句,掌印太监收起了虚伪假笑,白净无须脸容多了真诚和郑重,亲自把胡汉山送出了宅子。 掌印太监虽然贵为一司太监,金陵的权贵们从来没拿正眼瞧过他这条阉狗,找他办事从来都是用权势压人。 惜薪司掌印太监怎么也没想到,胡汉山已经把事情办成了,还待他这么的真诚。 掌印太监在心里记住了这份恩情:“侄儿的出路终于是有着落了。” 宦官们都会从亲兄弟的儿子里挑选一名侄儿过继,续上自己的香火,后继有人。 掌印太监已经混出头了,最大的执念就是即将过继给他的侄儿没有着落。 左丞相长子胡汉山已经答应要在掌印太监的老家,给他侄儿安排一个掌管粮仓的仓夫佥书。 只要侄儿踏踏实实的干下去,就能成为溧阳县村里的小乡绅。 这可是天大的恩情。 胡汉山离开了惜薪司掌印太监的宅子,没去任何一位十二监大太监的宅子。 依次拜访了四司八局的浣衣局、巾帽局、针工局等掌印太监的宅子。 不仅张友闻看不懂胡汉山的思路,刘文泰一样是摸不清胡汉山究竟想要干什么。 消息传到大中桥,陈镛正在巡视大中桥东的官沟情况,听到亲信长随的禀报,不明白了:“就算是想要走大内宦官的路子,也要去找十二监的大太监。” “怎么全是一些掌握杂职的四司八局,胡汉山又在作什么妖。” 不论胡汉山想要做什么,只要找的是这些杂职掌印太监,就对陈镛没有威胁。 陈镛为了进一步敲定大中桥东的官沟修缮,嘱咐道:“去官邸把老爷的名帖拿来。” 一名长随急匆匆赶回了临江侯位于贡院大街官邸,拿来了临江侯的名帖。 陈镛带着名帖,前往了大中桥东的一些宅子。 用临江侯的名帖依次拜访了这些宅子的主人,商量着怎么给住在这里的一部分十二监大太监,还有佥书、掌道、监工等实权太监,通过修缮官沟增加宅子占地。 随后,陈镛也去了正阳门,询问剩下住在正阳门附近的十二监大太监,需不需要在大中桥东买下一座别院。 意思再明白不过了,只要大太监买下一进的小宅子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