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1章 静海侯(1/3)-《我在古代有工厂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在宋朝还算好,上朝的时候只要刚开始跪拜一下就行了,然后能站着上朝,上奏的时候也不用跪下。

    但是到了元朝后就不同了,站是站着上朝,不过有事上奏的话得跪着,明朝也差不多,奏完皇帝令起,才能站立起来。皇帝发布圣谕时,百官都要跪着听。皇帝赏赐大臣,大臣必须在御前跪受赐物,然后五拜叩头。三拜九叩头的大礼到此时也成为常见的礼仪了。

    至于清朝的朝官,那更可怜了,基本上都是跪着上朝,遇到皇帝问话,清朝大臣必须摘下顶戴花翎,然后以头叩地,发出响声,能让皇帝听到,这叫“叩响头”,反正清朝的朝官很惨。

    行了礼数后。

    赵匡胤让大家都站了起来,随后神采奕奕道:“朕昨日得闻喜讯,江南国尽归我大宋朝所有,今日特地唤诸卿前来,一同分享此等喜事。”

    和电视机里一片严肃不同。

    北宋的官员们说话有点随意。

    “嚯,此乃普天同庆大喜事。”

    “江南国尽归我宋朝,我觉得陛下应该大赦天下。”

    “没错,诶,你说话的时候能不能注意点,别把帽翅刺到我?”

    说什么的都有。

    王琛打着哈欠,有些意兴阑珊,嗨,你们这帮人演的真像,搞得好像今天才知道南唐被灭一样。

    随后赵匡胤又洒洒洋洋说了一大堆。

    期间几个官员上前启奏了一些事情,比如说赶来京城的司门员外郎、知成都府、北宋未来的宰相吕端,上前奏事说成都发生了点什么事,下了多少雨、粮食收成多少等等。

    中书舍人、翰林学士、吏部铨选李昉说了点无关紧要的事情。

    中书舍人、参知政事、吏部侍郎卢多逊则是启奏了一些官员升任。

    另外还有薛居正、沈义伦等人的奏折。

    一个时辰一晃而过。

    王琛不太喜欢开会,每次都会让他犯困,大学时便是如此,一到这种时候,王琛就会忍不住睡过去,但今天他居然没有睡着,因为说着说着赵匡胤竟然从龙椅上跳了起来跳起来芭蕾舞,王琛一下子精神了,一边为赵匡胤老胳膊老腿担心的同时也看的津津有味。

    然后……嗯,王琛醒了,他看到旁边的刘翰推了推自己,赶紧投过去一个感激的目光,唉,还是睡着了。

    原来是赵匡胤开始封赏了,“此次平定江南曹太傅功不可没,朕原先想授任其为使相,但是刘继元还未攻灭,暂且稍等一些时候。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王琛分明看见前排的潘美在偷看曹彬微笑。

    偏偏还被赵匡胤发觉了,问道:“潘转运使,你为何发笑?”

    潘美憋着笑道:“回禀陛下,出征前您曾许诺曹太傅攻克江南后任命为使相,待到攻克后,我向曹太傅恭贺,曹太傅言这次出征仰仗天威、遵照朝廷谋略,他并没有什么功劳,然后又言太原尚未平定……”

    大概意思就是猜到了赵匡胤会这么说。

    三百多个朝官一听,全都乐呵起来。

    “曹太傅猜得真准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,看陛下这次怎生回答。”

    王琛也乐呵了起来,曹彬真牛逼啊,连赵匡胤要说什么都猜得到。

    果然,赵匡胤有点尴尬地大笑起来,随即转移话题道:“朕赏曹太傅二十万钱,你可满意?”

    曹彬笑吟吟道:“人生何必做使相,好官也不过多得些钱罢了,陛下能赏臣二十万钱,臣欢喜还来不及呢。”

    王琛心说你的情商真够高的,这么一说,赵匡胤不赏你使相都不行了。

    和他猜测的没有任何两样,赵匡胤非常满意道:“既如此,朕另任命你为枢密使、忠武军节度使。”

    其实这是朝廷早就商议出来的结果,不可能赵匡胤说怎么任命就怎么任命,毕竟枢密使那么重要的位置。

    另外,王琛也知道赵匡胤兑现了诺言,枢密使、节度使实际上就是使相,曹彬当真位极人臣了,位高权重啊。

    曹彬不吭不卑道:“谢陛下。”

    赵匡胤又看向潘美,”你作为副帅有功,朕加你为校检太傅、宣徽北院使。”

    潘美同样道:“谢陛下。”

    随后,赵匡胤又封赏了一些官员,比如说李继隆之类。

    正在此时,赵匡胤又道:“把李煜和其夫人带上来。”

    马上有侍卫出去了。

    一会儿功夫,外面响起脚步声。

    王琛侧头看去,只见李煜和小周后被人带了进来,两人一进大庆殿内,便无奈地跪下来向赵匡胤行了一礼。

    赵匡胤傲然坐在上面,虚托了一下手,“起来吧。”

    李煜和小周后站起身。

    赵匡胤用胜利者的语气道:“李公别来无恙?”

    李煜勉强一笑,拱拱手道:“在陛下面前,我……臣……臣不敢称公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