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5章坐下来谈一谈-《锦衣卫一刀开天》
第(2/3)页
两人看似一顿互吹,但说的都是大实话。只是太过夸张,不知道他们身份的人绝不会相信。
林无度看云幼珊衣服里鼓鼓的,肯定是寅将军为了贿赂她而塞的好吃的东西。
"咳!"
云幼珊咳嗽了一声,偷偷摸摸跑走了。
赵凤青说:"林大人,是我忘了说。我和寅先生等江南文界名流,没事就喜欢在扬州聚会。今天也约好要见面,我差点就忘了。"
他认识的文人,那真的能称为名流。不是学坛领袖,就是豪情文人。有些人就算不在朝为官,振臂一呼都有不知道多少人响应。
赵凤青说四皇子未来潜力无限,这还真不是夸夸其谈。
在他的奔走宣传下,四皇子在文界年轻学子的眼中,就如同太炎皇朝的救星。
将来年轻学子通过科举进入朝廷,马上就会谁也不知道的情况下,结成四皇子的一党。
这尚且是学界,在太炎皇朝更重要的武者一界中,四皇子有没有派人笼络?
这个问题林无度不知道答案。
如果把太炎的人才比喻成一个杯子,太子和严党已经将杯身收入囊中,四皇子却在慢慢侵蚀杯底。
杯底现在看似无足轻重,但却是太炎的根本,将来随时都有使太炎倾覆的可能。
然而太子太过傲慢,根本看不起这些杯底。就算知道四皇子的举动,也不屑于阻止。
"赵兄!寅兄!"
从外面又走进一个矮小的文人,穿着一身白衫。长着一张国字脸,面貌很是朴实。
赵凤青介绍说:"这是李涤民,过去也是翰林院侍讲。现在升官外迁,已经在扬州府下的一个县当了县令了。"
翰林院的职务只看才学知识,不需要通过科举出身。
而县令这种实权官,是要科举榜上有名才能当的。
这个外表朴实的李涤民,科举连试不中。最后通过进献文章,在翰林院当了一个侍讲。
没考上科举,也不怪他没才能。太炎的科举一年两榜,总共也就录取不到千人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