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百四十七、夏至(七)-《一念桃花》
第(3/3)页
文谦不答,却又说起另一桩事:“懿丰十七,镇南王府有两个谋士向圣上进言,痛数前朝弊病,劝圣上取末帝而代之。也正是在那一年,圣上决意广开言路,广纳贤士,屯粮练兵,为他日起事做准备。”
“哦。”晚云不知道他为何说起这个,只得道:“那两位谋士可真了得,竟然能说动圣上起事。”
文谦扫了她一眼,淡淡地说:“确实了得。”
“师父之意,莫非说那两位谋士与皇后有关系?”
这虽然是个意外,可文谦不由得想,要是常仲远知道他女儿将他与封氏归为一党,想必要跳起来骂他误人子弟。于是赶紧冷声道:“自然不是,那两位一生光明磊落,嫉恶如仇,怎会和封氏同流合污?”
他的言语太过义正言辞,引得晚云不由得侧目。
“是么?”她好奇道,“这二位谋士叫什么名字?跟师父很熟悉么?”
文谦又清咳一声,平静道:“这两人是谁无关紧要,不过你想得也不差,此事,确实与皇后有些关系。皇后的母家封氏,当时是江州大族,子弟众多,且人才辈出,在江州很有威望,正是圣上所需要的,”
晚云想了想,继而说:“所以圣上需要封家,便不能拿封氏如何,是那时的权宜之计。”
文谦颔首。
“可那时是那时,此事便就此作罢了?”
文谦看她困惑的眼神,无奈道:“谁叫封家一直争气,功勋卓越。新朝开立,封家家主,也就是当今皇后的兄长封良被封英国公、尚书左仆射,位极人臣,朝廷上下心服口服,无人敢不服。圣上既然要倚仗他,又有何道理去追究十几年前已经盖棺定论的案子呢?”
晚云不屑地摇头:“怪不得阿兄这般厌恶自家。生在这样的家里,再热的心也要被泼凉了。”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