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七章偶遇-《佞幸:我的姐夫是皇帝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后殿之中。

    朱佑樘叫停了张鹤龄关于议罪议罚的讨论,人也似乎是想通了什么,变的比之前更放松了些。

    张皇后本还有些担心,不过张鹤龄一句话倒是让她稍微心宽了些,毕竟,张家兄弟的姐姐是皇后,姐夫是皇帝,即便是白丁,也不会让人随便欺负了去。

    三人真正开始聊起了家常,张鹤龄没想到的是,一向给人勤勉印象,把时辰管的极为苛刻的朱佑樘,放松起来,也是可以嘴碎聊闲话的人。

    时间在不经意间过去了大半个时辰,张鹤龄默默算了下,从来到宫里,已过去近两个时辰。目的大致达到,张鹤龄就待要告退。

    此时,朱佑樘收起了轻松,突然问道:“长孺,以后有何打算?”

    张鹤龄心中一动,道:“臣的打算,全只看陛下。陛下要臣如何,臣即如何!”

    “你还滑头的很。”

    朱佑樘笑了笑,道:“那你说说,对如今朝堂是何看法!”

    张鹤龄道:“臣虽是臣,然非官,不在朝堂,哪能有看法。”

    回了一句囫囵话,看朱佑樘有些不满后,他思忖道:“若是让臣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来看,臣倒是有一二想法。”

    “说吧,朕就是想听听,你一个局外人的看法。之前你不是和太子说过,立场嘛。你不在朝堂,自不会有朝堂之人的立场,就以你一个旁观人的立场来说说吧!”

    “臣遵旨!”

    张鹤龄领命,斟酌道:“臣未有参与朝堂事务,具体不甚了解,但有些体制和现象,臣却是多有见闻,因而,偶有思及。

    部堂、内阁、翰林学苑、庶务杂流,好似朝臣被成体系的分成了几大块,有的可以迁转,而有的却是终生难越一步。另则,文、武、勋、戚,更是壁垒分明。

    内、外、文、武,好似是朝堂永恒不变的对立话题。即便臣只是个闲散外戚,亦是多有耳闻。大明立国百余年,几朝变迁,今日文压武,明日武压文,勋戚更是起落不定。臣就想,文臣提督军务,难道不是将帅?武臣能治军理政,就只是武臣?做实务的便统不了全局?统全局的便必要清流?”

    朱佑樘不置可否,笑道:“呵呵,你倒是敢言!”

    “陛下让臣说的,臣才大胆言语一二。说的对不对,臣不知。”

    朱佑樘谑笑道:“哪有对不对的,你前日不是和太子言及,切莫轻易论对错善恶嘛!”

    张鹤龄道:“陛下,臣知罪,不该和太子多言,太子业已出阁,自有詹事府春坊学官们教导。”

    “好了,继续说你的!”

    “是!”

    张鹤龄继续道:“臣斗胆臆想,煌煌大明一国,生民亿万,难道官员不该是能虚且能实?难道不该是文武兼备,文武并举,非要东风压倒西风?”

    “你这话说的好不糊涂,先不说你所谓的能虚能实何其难,便说文武兼备吧,即便文武兼备那总要有人管吧?不是文管武,便是武管文,治内有人统筹,御外有人统领。此方能号令统一,致朝廷如臂指使。谁也管不了谁,那还不乱了套!”

    朱佑樘摇摇头笑道,终究未经过太多的事,太理想了。

    张鹤龄故作懵懂道:“怎会乱套?不是有陛下在呢?陛下是一国之主,将帅文臣自然归着您管。把有能为的放到合适的位置上,需文时用文,需武时使武,统御权衡,上下一心,自可如臂指使。”

    “呃~”

    朱佑樘顿住了。

    能管吗?自然能管,我是皇帝,我若是下令,文武自该当遵旨执行。可真的能全由我管吗?

    朱佑樘沉默着,思索着,越是想来,越是有些心绪起伏。治文、掌武,似乎太祖高皇帝,太宗文皇帝,甚至宣宗章皇帝都是这般做的。

    从何时开始的,似乎这已成了悖论,皇帝该做的只能是垂拱而治?

    哦,是能力不够、精力不足,但不是有内阁吗?内阁,参谋事务、上传下达、辅助君王,自是为皇帝掌文御武、治理国家而来。

    可……

    似乎便如此子所言,朕之前有些没抓住核心?

    “陛下!”

    张鹤龄轻呼一声,把朱佑樘从思索中唤了回来。

    朱佑樘按捺住心潮,有些复杂的看了看张鹤龄。他有些不确实自家这个舅子,是有意,还是无意。

    “长孺,你不入朝堂,或是入了朝堂,也不知是好是坏!”

    “啊,陛下,好坏对错,那便要看是否对国家有利,是否对陛下有益,是否对天下百姓万民有利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倒是说的大,可是不是空呢?你又学过几分本事?”

    “陛下,臣确实懂的不多,只知治国是治民,终归治国亦是治人。臣以家中事务来理解,既是,掌财、丁、事。臣掌家中财权,管家丁护卫之权,上下升迁之权,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子上。纵是臣有不及之处,尚有管家、管事可为臣之臂膀,只要臣不刚愎自用,自可使家中上下一一顺遂。”

    “军权、吏制、财秣……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