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三回:两栖军人-《燕飞燕舞燕满天》
第(2/3)页
回来忙拉笔友进屋坐下,女人又说道:“回来,你爸爸呢?”
回来答道:“爸爸下地去了,他一会儿就回来。”
回来话音刚落,屋外便又进来一个男人,他正是回来的爸爸,这是个瘦小的男人,令笔友没想到的是,这个男人十分豪爽,他知道笔友是路过讨水喝来着,便笑道:“既然没啥事,就在这歇歇脚吧。”
笔友也走的累了,于是也不客气,坐在男人对面,道:“大哥老家是哪儿的?”男人道:“我老家是四川重庆的,但是我出生在新疆,我媳妇儿是大庆的。小兄弟,你是哪儿人?”
“我们还是老乡哩。”笔友笑道,“我是绵阳人,这是第一次来新疆。”
男人哈哈笑道:“原来我们真是老乡!哈哈,俗话说,老乡见老乡,两眼泪汪汪。我叫李发财,我媳妇儿叫宋金玉,这是我儿子叫回来。小兄弟,你叫什么名字?”
笔友道:“我叫任笔友。”
李发财乐了,道:“果然是个好名字,什么都可以没有,这个人必须得有。有人就有一切,什么金子银子,车子房子,有人就有一切。”
“李大哥,你们是属于兵团还是地方?”
李发财道:“我们属于兵团,我爷爷就是随王震将军从南泥弯过来的,我们这是老传统了。对了,老家这几年可好过?”
笔友摇摇头,道:“人们有门路的都出门打工了,家中留守的是三八九九六一部队,土地大片大片的撂荒。”
宋金玉道:“四川也有兵团?”
笔友苦笑道:“这是人们的戏言,所谓的三八九九六一部队,是指家乡留守的都是妇女老人和儿童,真正的老弱病残。”
“为什么会这样?”
“拿我家来说吧,我家五口人,种了五亩二分地,全年提留款是六百五十元钱,另外还得交纳公粮一百八十五公斤,免费的。另外,每年都有数百元的集资款。就今年吧,我们那儿建丝厂,人均交二十元,建电厂人均二十元,还有镇上修公路,人均六十元。你知道五亩二分地收多少粮食吗?我们全部按亩产一千斤水稻来计算,一年两季,就是共收粮食一万零四百斤,去年的水稻是三角七一斤,五人一年总收入是三千七百元钱,除去应交的款项,全年余下的不足二千元钱。而这二千元钱还包含农药化肥种子钱,我们少除点,算五百吧,余下一千五百元钱,五个人,人均三百元。吃穿住行,人情世故,生疮害病,全指望着三百元,够吗?”
“其实,这土地可真是个聚宝盆。看见没有,我这五十亩的瓜地,这一季下来就可以收入五万多元,你们的地里也可以种这些经济作物呀!”
任笔友叹口气,道:“你们这地广人稀,当然好耕种了。我们家乡人口众多,土地金贵,人均才那么几分地,都是各种各的,小打小闹,很难形成规模的。这种让人吃不饱饿不死的状态很难留住人的。”
“是啊,我们老家弃家外出务工的人也很多。”李发财明显的心情沉重,道,“国家对我们农民索要的太多。”
回来幼稚的问道:“农民不退休吗?我爷爷就退休了,每月还领好多钱哩!”
宋金玉对儿子道:“爷爷是工人,是为国家建设做出过贡献的。”
李发财对妻子不满,道:“你一边凉快去。就工人为国家做出过贡献?年纪轻轻就退休,什么也不干还拿工资。农民就没有为国家做出过贡献吗?农民把自己的儿女送去当兵保家卫国,自己种地还交纳皇粮国税,这难道不是贡献吗?妇人之见。”
笔友对回来道:“回来,农民是没有退休政策的,我们家乡有句俗话说:八十老翁捡茼蒿,一天不死要柴烧。农民只要有一口气在,就要自谋生路,同样还要交皇粮国税。”
太阳渐渐西沉,大地不再酷热,还生起了一丝丝凉意,笔友于是要告辞离去。李发财挽留他吃晚饭,道:“笔友,难得我们都是农民,还是老乡,咱哥俩一定得喝上两杯。”他吩咐妻子快弄饭菜,一边陪着笔友说话。
“我在想,我们农民的问题不解决,我们国家是不会安宁的,至少会影响国家的现代化建设。”
笔友笑道:“有时候我会梦到,国家对农民农村农业的问题有了改变,就是农民实行了退休制,而且农民种土地不再交皇粮国税了。”
”你真是做梦。“李发财笑了,道,“自汉朝以来,农民交了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,怎么可能就突然不收了呢?”
“也难说,说不定新一届政府就有这种胆识。”
李发财认为不可能,共产党也确实了不起,他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了。你们现在的年轻人,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,想好还想好。还是安于现状吧,尤其这边疆地区,不安定因素太多,我们应该以不变应万变。和平年代我们种种地,战时便扛起枪,军人的最大职责就是保家卫国。
“两栖军人。”
笔友点点头,老百姓明白这个道理,国家利益高于一切,只是老百姓盼望国家在好过了的时候,多为农民减减压,这只是老百姓的一种愿望,一种纯朴的祝福祖国强盛的愿望。他说:“国家强盛了,收复了香港、澳门,和台湾的回家,我相信凡是有华夏族血缘的人,都会自豪的,我们会拍着胸膛向外人说:‘我是中国人!’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