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8、这就是玻璃吗?-《大明,本来想摆烂,结果系统来了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有一说一,哪怕在拥有现代知识的朱楩眼里,这家铁匠铺中都充满了所谓的黑科技。

    管中窥豹可见一斑,看来明朝的科技水准并不低。

    可让人奇怪的是,为什么记载下来的东西却很少呢?或者说鲜为人知?

    难道都被某个爱盖章的家伙,把永乐大典直接修入四库全书去了?

    其实明朝也有天工开物一书传了下来,里面专门记载着明朝年代,或者前代留下产物的,各种能工巧匠等科技和发明记录。

    包括朱楩之前搞得黄泥水淋糖法,其实就是这里面记载下来的。

    只可惜失败了。

    再一个,现在讲究的是八股文,科举要考的。

    而这些所谓的科技与科学的发明,却被认为是奇技淫巧,为儒生们所不齿。

    但凡认个字的人,都以读儒家书圣人书为傲,如果能考個功名就更加得意了。

    谁去开发那些奇技淫巧的东西啊。

    这就是问题的本质。

    所以在当下,商人地位最差,工匠的地位也几乎大差不差。

    比如百姓身份分为三等,一曰民、二曰军、三曰匠。

    可见工匠地位有多么低下卑贱。

    至于军籍地位,就明朝中后期的那些乱遭事,懂的都懂。

    军籍基本上是一代传一代的,想脱籍是万万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尤其到了后期,多少人宁可冒着杀头的危险都要逃离原籍地,都是有原因的。

    只是这里不做赘述。

    很快的,随着士兵取来五百两雪花花的银锭,那汉子直接套上马车,带着早已准备好的东西和一家人扬长而去了。

    “殿下,其实您还可以还还价钱的,”王福直到这时才提醒道。

    毕竟是买卖嘛,你出价我还价,天经地义。

    可朱楩却大方的说道:“没有那个必要,只要能迅速完成我的大业,这点小钱根本无足挂齿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